1、定义作用不同
借条:在借用关系中债务人向出借人开具的表明债务人有到期“还款赎条”的义务的借款凭证。借条代表的是一种借款合同关系,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出借人给付借款。
欠条:交易过后产生应付账款的一方(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具的证明其欠款事实同时表明开具人有到期“还款赎条”义务的凭证。欠条是对以往双方经济往来的一种结算,表明自欠条形成之日起双方之间形成的一种新的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
2、性质不同
借条:借条证明的是借款/借用关系,强调的是"借"字。
欠条:欠条证明的是双方之间有债权债务关系,强调的是"欠”,一个结果。
3、产生原因不同
借条:借条是一份简易的借款/借用合同,它只能因"借"产生。做为重要证据,本身就能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法律效力比较强。
欠条:欠条是一种经济结算结果,它可以因借贷产生,因买卖产生,因劳务产生,因赔偿产生很多原因都能产生欠条,所以它不能证明单纯是借贷关系。
4、书写内容不同
借条: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借条”名称、借款人名称、出借人名称、借款日期、借款事由、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日期、利息、借款人签字盖章按手印、开具日期等。
欠条:一般包括如下内容:“欠条”名称、欠款人名称、被欠款人名称,欠款事由、欠款日期、欠款金额、还款日期、利息、欠款人签字盖章按手印、开具日期等。
5、诉讼时效不同
有约定了还款时间的借条和欠条:有三年的诉讼时效,均从约定还款时间到期后开始计算。
没有约定还款时间的:
借条:借条从主张还款时开始计算,有三年诉讼时效。三年内再次主张还款时,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产生新的三年诉讼时效,以此计算最长可达到20年。
欠条:欠条从书写欠条之日算起,只有三年的诉讼时效。
6、法律效力不同
借条:如诉讼时只有借条,只需简单的陈述借款事实经过即可。
欠条:如诉讼时只有欠条,还需准备欠条产生的原因等相关证据,否则可能败诉。
对于约定了还款期限的欠条,自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不主张权利的,法律不予以保护;而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自欠条出具之日起3年内不主张权利的,法律不予以保护。
对于约定了还款期限的借条,自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不主张权利的,法律不予以保护;而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但自出具借条之日起超过20年不主张权利的,法律不予以保护。
诉讼时效过期债务就作废了吗 债务过了时效期限 还能诉讼吗
首先,根据民法典中有关规定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应当如何处理,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有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0)人阅读时间:2023-03-28应急车道行驶扣12分(应急车道行驶扣12分罚款多少)
应急车道行驶扣6分,不是扣12分。新交规驾驶证扣分细则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6分:(一)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三)驾驶营(0)人阅读时间:2023-03-28善意取得仅适用于动产物权吗(不动产物权适用善意取得吗)
不是,也可以适用于不动产。在不动产交易中,双方当事人必须依照规定变更所有权登记,但是偶尔会因为权属登记不完善等情况存在无处分权人处分不动产所有权的可能性,或者说不动产物权在交易中不致于使人误认占有人为(0)人阅读时间:2023-03-28民事双方都上诉了怎么定原告被告(如果双方都上诉)
上诉就不存在原告和被告了,双方法律地位都是上诉人,互为被上诉人。原告、被告属于一审中诉讼主体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0)人阅读时间:2023-03-28诉讼时效过期债务就作废了吗 债务过了时效期限 还能诉讼吗
首先,根据民法典中有关规定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应当如何处理,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有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3-03-28应急车道行驶扣12分(应急车道行驶扣12分罚款多少)
应急车道行驶扣6分,不是扣12分。新交规驾驶证扣分细则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6分:(一)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三)驾驶营..2023-03-28善意取得仅适用于动产物权吗(不动产物权适用善意取得吗)
不是,也可以适用于不动产。在不动产交易中,双方当事人必须依照规定变更所有权登记,但是偶尔会因为权属登记不完善等情况存在无处分权人处分不动产所有权的可能性,或者说不动产物权在交易中不致于使人误认占有人为..2023-03-28民事双方都上诉了怎么定原告被告(如果双方都上诉)
上诉就不存在原告和被告了,双方法律地位都是上诉人,互为被上诉人。原告、被告属于一审中诉讼主体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2023-03-28